本病是新生仔犬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。以發生敗血症、腹瀉為臨床特徵。病原體為大腸桿菌。大腸桿菌廣泛存在於健康犬的腸道、土壤、糞便、水中,但並不是所有的大腸桿菌都有致病性,只是部分有致病性的菌株在飼養管理不良、犬舍衛生條件差、奶水不足、氣候劇變等條件下,才能引起仔犬發病。
【診斷要點】
(1)流行特點:本病主要發生在1同齡以內的仔犬。病的發生與不良的飼養管理有密切關係。
(2)臨床特徵:病仔犬表現精神沉鬱,體質衰弱,食欲不振,最明顯的症狀是腹瀉,排綠色、黃綠色或黃白色,粘稠度不均,帶腥臭昧的糞便,並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和氣泡,肛門周圍及尾部常被糞便所污染。至後期,病仔犬常出現脫水症狀,可視粘膜發紺,兩後肢無力,行走搖晃,皮膚缺乏彈力。死前體溫降至常溫以下。病死率較高。有的在臨死前出現神經症狀。
通常根據發病年齡及腹瀉特點,即可作出初步診斷。必要時應採取病死犬小腸內容物送檢。
【防治措施】
第一,加強飼養管理,搞好環境衛生。尤其是母犬臨產前,產房應徹底清掃消毒,母犬的乳房被糞便污染時,要及時清洗。
第二,發現病犬應立即治療。很多藥物對大腸桿菌都有較好的療效,但必須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類藥物、氯黴素、大蒜酊,以及其他消炎止瀉的藥物,如瀉痢寧(每次口服2~4個膠囊)等。對重症病例,可靜脈或腹腔注射葡萄糖鹽水和碳酸氫鈉溶液,並保證足夠的清潔飲用水,預防脫水。對同窩末發病的仔犬,可用上述藥物預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