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不做辦公室裡的「濫好人」

人們都說我是一個好人,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,我總是熱心助人,誰有個大事小情,我都是二話不說,傾力而為。就這樣幾十年如一日,雖無大富大貴,卻也自覺活得很坦然。我特別喜歡的一首歌就是《好人一生平安》,真是平安是福,平安就足夠了,這也算是對好人的最好回報吧!

    可是,前一段時間,厄運找上了家門,妻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,定期的透析乃至換腎,令我不堪重負。實在沒辦法,我只好求助於一些朋友,孰料這些曾接受過我幫助的人頃刻間卻變了副面孔,不是找托詞就是敷衍塞責,就是不肯伸出援手。甚至我打電話時說:「你不在了,連桌子都沒人擦了。」這真是令我心寒,難道果真是好人沒有好報嗎?

    專家點評:  

   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,但千萬不要就此消極萎頓。送你一句話:好人是一縷無約的風,飄忽在你寂寞無助的心靈;好人是一爐有靈性的炭火,出現在你大雪封門的小屋。

    其實,在很多情況下,我們只欣賞那麼一種活生生的、平平淡淡的舉動。它沒有感動得痛哭流涕的場面,而是一種細雨無聲、從從容容的滋潤。只要懷裡揣一點良心,誰都能夠做到。當我們做好事之時,並沒有感恩圖報的打算,也不必有救世主的感受,大家都心安理得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也是對真誠的一種尊重。誠摯的愛心不是一種投機,真正的熱忱不可淪為虛偽。不要被一時的冷暖所牽絆,不要因一時的炎涼而喟歎,要相信,只要實實在在地做一點好事,愛的陽光就會無所不在。

    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吧,即使救人一命,夜晚依舊酣然入夢,不會輾轉反側,徹夜難眠。切記,要以入世的眼光來看待人生,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置身局外,努力參透生命的精義,活出一個本色的我,活出一個熱心的我。要知道,世界應由好人構成。但做事情應該有標準,不能成為一個濫好人。

    作繭自縛「網中人」

    我不是一個善於交往和鑽營的人,因而雖已年將四旬,仍獨守著一份平平淡淡的日子,生活中沒有任何波瀾。我覺得這樣的日子也沒什麼不好,雖清貧,倒落得一份清靜和閒適,頗為符合我的性格。

    可是,不久前,一位大學同學從外地出差來看我,問我「混」得怎麼樣,我說還好吧。看到我的生存狀態,他搖了搖頭,歎道:「真是想不到,當初的才子怎麼會落得這步田地……」他以一種「混」出來的人的姿態告訴我:「你這樣可不行啊,必須與人交往,並且要結交有實力的朋友,營造自己的關係網,這樣你才能有出頭之日!」接下來他便向我傳授起自己的經驗,推心置腹地說:「人沒有關係網,不行啊!」「我這樣也很好啊!」我口頭上雖這樣說,但在內心深處也未免激起了漣漪,頓生一種孤獨感——莫非我真的已不合時宜了嗎?

    專家點評:

    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分子,不求通達,因而便不屑或不願在營造關係網上下功夫,於是清則自清,始終獨守著那一份孤傲。這在當今社會,應該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,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。

    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常常能看到某些人煞費苦心地編織著自己的關係網,極力想結交一些實力派人物,直弄得自己身心俱疲,有時候憑著趨炎附勢,一時之間可能會很得意。然而一種莫名的恐慌更會如影隨形,一個不小心,就把自己搞個人仰馬翻。累不累啊!

    倘若加入人際廣場的遊牧部落,就猶如在大風原野上跋涉,慘淡經營著,顯得那麼弱小和單薄。勸君收斂自己的慾望和鋒芒,切莫身陷複雜多變的「關係網」,最終將自己變成困惑的網中人。

    掙脫開「關係網」的羈絆,你方能在明媚的晴空下,暢快自如地呼吸;脫離了人際關係的紛繁,你才會品出人生甘霖的那一分清洌。

    當野心取代了信心

    小時候,父母和周圍的人總說我是志大才疏,希望我虛心一點,能夠腳踏實地做事做人。那時我還不以為然,認定自己是胸有大志之人,況且能力也不比別人差,覺得大家分明是小看我了。參加工作後,我開始時也是雄心勃勃,很想轟轟烈烈地做一番大事,覺得自己樣樣行、路路通,總處處刻意表現自己,顯得高出其他人一籌。

    孰料事與願違,反而招致別人這樣的評價:「李熠啊,太自命不凡了,實際上也沒有什麼真本事!」聽了這話,我頗為傷心,難道自己果真如此嗎?於是,我總想找機會顯示一下,好讓大家對我刮目相看。前不久,機會終於來了,已在本單位具有相當資歷的我,很榮幸地被上司委以重任。這回我可要好好表現給大家看看了。而且,我想這項工作雖有一定的難度,但憑我的能力也不在話下,應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。可是萬萬沒想到,事情終究還是讓我搞砸了。這樣,我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。我自己痛苦萬端,為什麼我總是「眼高手低」?難道我的信心已經成了野心嗎?

    專家點評:

    古人云:術業有專攻。這句話頗有一定的道理。人各有所長,任何人都不要奢望自己是全能型人才,這也是不切合實際的。所以,千萬不要逼迫自己,做趕鴨子上架之類不現實的事情。

    的確,人固然各有其志;然而,更為重要的是,人還各有所能,也各有所不能。全能「冠軍」一向闕如。事實上,「志」與「能」的配置與協調是事業成敗與否的關鍵。倘若配置得好,必然大業早成;如果協調有誤,就要遭至敗績。由此可見,如何配置與協調「志」與「能」的關係,實屬至為重要了。瞭解自己的「所能」,做到具有自知之明,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之「所能」,從而達到理想彼岸的關鍵。知之「所能」,方能準確地為自己的人生和價值取向定位,從而避免因盲動乃至陷入信心變成了野心的境地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