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新京報:《媽媽咪呀!》能否久演不衰

當中國的音樂劇關注者熱烈討論中文版《媽媽咪呀!》是否地道、是否像原版那樣好看時,它的意義卻在悄聲無息、一天一天地彰顯出來。這個意義表現在,它是否能久演不衰。

中文版《媽媽咪呀!》不是第一部引進中國的音樂劇,但至今為止,它已經成為第一部一口氣連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。這,便是它的里程碑意義。一部音樂劇可以比《媽媽咪呀!》更具思想內涵,也可以比它更有藝術性,但如果一輪只能演三五場,從商業的角度,那便不是能站穩腳跟的音樂劇。在英美等國,一部成功的音樂劇,通常一周八場連演數年,而他們的城市人口和國家人口均不如咱們。當然,中文版《媽媽咪呀!》離那個標準尚有距離,但它已經一個箭步超越了之前任何音樂劇的連演場數,在北京連續演出超過40場,朝著國際水準匍匐前進。它的成功,或許能幫助打開中國這個混沌初開的音樂劇市場。若能做到這點,《媽媽咪呀!》就不光是中演公司和它合作夥伴分享的戰果,而是全國有志於音樂劇者的共同福音。

這有點像1994年《亡命天涯》進入中國,振興了一個奄奄一息的文化娛樂形式。誠然,有人說音樂劇是外來藝術,其進軍中國的年月連更高雅的歌劇都比不上。其實,音樂劇可做或寬或窄的定義,中國的地方戲曲本質上都可以算作音樂劇(我個人以為更像歌劇),而《洪湖赤衛隊》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靡港臺的黃梅調則神似西方的音樂劇。受西方影響而創作或引進音樂劇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,雖然有張學友的《雪狼湖》以及筆者參與的《音樂之聲》等成功案例,但所謂成功限於中國的語境,若拿來跟紐約百老匯或倫敦西區的運作模式相比,只能算聊備一格。

十多年來,不少有識之士都在探索中國的音樂劇之路,像三寶創作了《蝶》和《三毛流浪記》,東方松雷的李盾20年堅持做音樂劇,網路論壇愛音客的發燒友發揮出當年京劇票友的熱情,積極推廣音樂劇,甚至排練出極具水準的劇碼 原創也好引進也好,中國音樂劇的水準在逐步提高,但市場卻未見同步出現。1998年我在東方歌舞團做《音樂之聲》時,大家預測中國音樂劇市場仍需五至十年;如今,三寶認為需要50年,不禁令人沮喪。沒有觀眾,便意味著不會有投資人;即便有人敢投資,上了一兩次當,便再也不敢碰這玩意兒了。


中國音樂劇要健康發展,必須讓投資人看到它的“錢途”,僅僅樂評人劇評人叫好是遠遠不夠的。不管是哪部戲開掘了這個市場,那都是功德無量的事。中國的演出市場有太多的非常規因素,從排一部戲只演一兩場的自娛劇碼,到財政買單的紅色劇碼,到每年拿出來演數場的經典劇碼,連演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,而只有長期連演才能降低單場的成本,保證高額投資的回收,才能超越作坊階段,取得規模效應。這就意味著,音樂劇需要培養一大批中產階級的觀眾群,而他們追捧的應該是好戲而非名角。這是音樂劇迥異於大型演唱會的區別之一,至於兩者的相同之處,一是觀眾的數量,二是現場感遠勝於影像版。

一個紐約百老匯能造就三四十部音樂劇同時上演,而偌大的北京,一口氣連演一兩個月的劇碼能數出幾個?無論你是否陶醉於《媽媽咪呀!》的開心熱潮,都應該為之慶賀。它若成功,很可能標誌著一種模式的成功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