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太極拳有多少練法

太極拳愛好者大都聽過“太極十年不出門”的說法,於是,很多人以為練太極拳必須十年才能練出功夫,或者,必須練十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——

  其實不然,只要找到正確的途徑,十年的時間,至少可以使太極拳愛好者在太極領域有大的成就了;而普通人,則應該一兩個月、幾個月、或者一兩年就能取得祛病延年、強身健體的作用。

  真正的太極拳習練者,一定要把太極拳練出花樣、練出情趣、練出品質、練出智慧來,只有這樣,太極拳給予的回報才會超乎想像;才能練一遍有一遍的收穫;練一萬遍有一萬遍的感覺。

  太極拳是內求人體本具功能的智慧——所以,反求諸己(現代人稱之為內向性思維、內求法)就顯得特別重要,這其中,不管有多少太極拳方式訓練,必須以內求為根本,這是太極拳與外家拳的最根本的區別,亦是獲得太極拳真諦的最重要的途徑。

  筆者有一位忘年交,他根據自己師傳和自己的練拳體驗,把傳統太極拳的多種練法進行了劃分,形成了定式、原地式、聯動式(動式)、默練、單手練、無手練、松肩練、垂肘練、松腰練等多種練法。

  還有一個老前輩,把太極拳的八種勁——掤、捋、擠、按、採、?、肘、靠,按照兩年錘煉一種勁的途徑進行反復錘煉,比如,兩年中,整套拳都按“掤勁”打,然後,第二個兩年則在整套拳中按“捋勁”打,依次地,每種勁都集中練2年。這些讀者都可以參考採用。

  筆者根據幾位恩師(主要以香港的王壯弘老師,所創編的王氏水性太極拳為基礎)的口傳心授以及自身的感悟,把太極拳分成三大境界:內功太極拳境界;水性太極拳境界;神明太極拳境界。

  這三個境界的練法均是不同的,並且是依次遞進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流連於某中練法,則就不易進入更高境界的練法了。太極拳的多種練法,是太極拳“過河扔筏”、“得魚忘筌”思想的生動體現。

  內功太極拳的多種練法

  精神專一練法:要懂得意在先、內氣催姿勢的規律,把雜念、妄念排除掉,每一個式子,均按照神、意、氣、形的整體要求,把動作和內功心法——陰和陽的互動——自動自發地醞釀出來、演繹出來。

  此階段,主要是初識太極拳的真意,明瞭動作要領和行拳心法,形成“以意領氣”、“以氣導形”的內功練拳的習慣。

  球體練法:想像周身內外是一個氣球,每一個式子的動與靜,隱與顯,都是氣球位置的移動,動的過程,一定要實現“外三合、內三合”:手與腳合、肘與膝合、肩與胯合;神與意合、意與氣合、氣與力合。

  這其中,“外三合”比較好理解,比如,動手的時候想一下腳;動肘的時候想一下膝;動肩的時候想一下胯。“內三合”初學者不好理解,不過,如果動作姿勢的轉換,均是氣球的平轉、立轉、碾轉、漂浮轉、大小膨脹轉等,或許對掌握“內三合”有幫助。

  開合練法:在每個式子構成因素的細微轉換處、式子和式子之間的更迭處,要特別注意其中姿勢、思維、眼神的回收,收的過程中,一定要整體地關注一下身體的裏面(不要關注得特別清晰,要若有若無),身體裏面要空空蕩蕩。

  向內收斂在太極拳中是合,而動作、思維、眼神向外,則屬於開。其實,開合出入聚散化是人體生命新陳代謝的根本規律,所以,太極拳中的開合練法也就理所當然了。

  勁源上手練法:勁源上手,主要是想像手上有一個“十字架”,十字的交叉點在中指根的凹部。如何練呢?就是在每一個動作起承轉換中,手上的“十字架”也要隨著招式招法的起承轉換,而體現前、後、上、下、斜前、斜後、斜上、斜下的運動態勢。這個過程中,動作還必須按照拳架的要求做。

  松腰練法:松腰就是始終要做到氣沉丹田——形體動作的變換處,有意識的讓命門後突,或者想像命門處向後放鬆——這就是內功太極拳所稱之的“腰意塞”。

  松腰在太極拳中有單獨的訓練方法(比如可以通過上下蹲起、八卦走轉、直腿坐、轉腰、站莊等方法進行專項訓練),而訓練的效果,則必須通過盤拳走架來體現。

  演練內功太極拳套路(拳架子)的過程中,以上這五種練法可迭加著進行訓練。
返回列表